都江堰市国土规划高清图汇总 环球热议
都江堰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公示稿
(资料图)
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包括市域和中心城区两个层次:
市域:市域面积1208.30 平方千米。
中心城区:为中心城区城镇开发边界围合区域,涉及灌口街道、幸福街道、银杏街道、奎光塔街道、玉堂街道(不包括中兴组团)、蒲阳街道 6个街道,面积约 58.67 平方千米。
都江堰市国土空间保护开发格局图
依托自然山水格局构建 “西北生态山林,东南田园水网,一心一轴多点”国土空间保护开发总体格局。
“西北生态山林”:成都重要的生态屏障。
“东南田园水网”:城乡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心一轴多点”:都江堰市中心城区为主的综合服务核心;一轴为世界文旅发展主轴;多点为多个城镇发展节点。
市域国土空间保护开发总体格局图
都江堰市农业发展格局规划图
形成“一区多点”的农业发展格局
依托资源环境禀赋、优质耕地布局、特色农产品分布、打造一区多点 农业空间格局。
“一区”:都江堰市平坝的精华灌区;
都江堰精华灌区(涉及温郫都灌区农业区、崇大灌区农业区)重点提升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率,建设高产稳产高标准农田,打造规模化现代农业。
“多点”:沿山丘陵地带特色农业产业基地。
积极建设猕猴桃、中药材、茶叶、食用菌、笋用竹特色农产品产业集群。
都江堰市农业发展格局规划图
形成“一区多点”的农业发展格局
依托资源环境禀赋、优质耕地布局、特色农产品分布、打造一区多点 农业空间格局。
“一区”:都江堰市平坝的精华灌区;
都江堰精华灌区(涉及温郫都灌区农业区、崇大灌区农业区)重点提升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率,建设高产稳产高标准农田,打造规模化现代农业。
“多点”:沿山丘陵地带特色农业产业基地。
积极建设猕猴桃、中药材、茶叶、食用菌、笋用竹特色农产品产业集群。
都江堰市生态保护格局规划图
构建“一山一网一带 生态保护格局
“一山”为龙门山:龙门山是成都重要的生态屏障,强化都江堰市西北部生态山林的生态保育、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推进生态修复、生态移民和地灾隐患治理,保障生态安全。
“一网”为岷江水系网:一网”是城乡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化都江堰市东南部岷江水网的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河流互济、水系连通 ,加强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打造功能复合的城镇段亲水滨水空间。
“一带”为生态控制带:“一带”为第三绕城高速公路都江堰段道路红线两侧各 50 米的生态控制带,是防止城镇圈层式粘连发展的重要绿隔,加强耕地保护和生态建设,严控建设用地增量,强化农业生产、生态保障、田园生活、休闲游憩、农旅融合等功能,预留市政基础设施廊道。
都江堰市城乡体系规划图
构建“中心城区中心镇 一般镇 乡村社区”四级城乡体系
1个中心城区
2个中心镇
3个一般镇
32+N个乡村社区
2035 年,市域总人口 77 万人,城镇人口 62 万人 ,农村人口 15万人 ,城镇化 80.5% 。
城镇职能类型分为 综合型、旅游型、农贸型 三种类型。
都江堰市中心城区、聚源镇为综合型,青城山镇、龙池镇为旅游型,天马镇、石羊镇为农贸型。
形成 以 镇级片区统筹、 以 中心 镇带动一般镇和 中心村的 发展 格局。
都江堰市中心城区规划图
构建“一城两翼、一核三轴”的城市空间布局结构
规划到2035年,城镇建设用地规模 58.41 平方千米 ,水域 0.26 平方千米,常住人口 49 万人 ,人均建设用地面积 119.2 平方米 人 ,常住人口密度 0.84 万人 平方千米。
一城:河东主城区,主要承担行政、居住、金融、商业服务的城市综合职能。
两翼:玉堂组团为主体的文旅功能翼和蒲阳组团为主体的绿色制造业发展翼。
一核:古城文化旅游服务核心。
三轴:都江堰-青城山世遗文旅主轴;沿蒲阳路形成的产城融合发展轴;沿都江堰大道形成的综合服务轴。
标签: